旁聽學生姓名: 11
旁聽法院名稱: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法官姓名: 畢乃俊
案件 資料 |
年度 |
字別 |
案號 |
法庭 |
股別 |
庭類 |
開庭 日期 |
預定開 庭時間 |
實際開庭 起迄時間 |
|
103 |
訴 |
1575 |
行政法院一樓第三法庭 |
月 |
準備程序 |
104/04/15 |
14:30 |
14:30~14:50 |
1. 針對行政訴訟程序進行之旁聽心得(例如開庭時間安排、獨任或合議庭、問案與答辯方式態度、爭點討論、訴訟進行流程等)
這次旁聽的法庭是準備程序、獨任庭,是關於外籍配偶依親居留的案件,原告陳先生的配偶是一名外籍女子,被告外交部認為他們是假結婚而拒絕依親居留的申請。或許是因為這是下午的第一個庭,所以非常準時開始,預定開庭時間和實際開庭時間相符。程序一開始,是先請來證人訊問,法官在訊問前,先告知證人具結之義務和偽證之處罰,證人具結後,分別由原告律師及被告律師詢問證人,證人是陳先生配偶的朋友,也是一名外籍女子,陳先生是透過她才認識現在的配偶,他們是在外國結婚,所以她是來證明陳先生是真的結婚,律師詢問內容大多是關於陳先生與配偶如何結婚,以及婚禮當天的詳細情況等,詢問結束,法官問證人是否需要日費及旅費後,就先請她回去了。接著法官分別問原告及被告有何主張,雙方都說依訴狀內容,所以很快就退庭了。
2. 針對法庭人員之旁聽心得(例如本件當事人、律師、法官、書記官、法警、通譯、庭務員等)
這次旁聽的法庭,有一點和之前在臺北地方法院和臺灣高等法院旁聽不一樣,就是庭務員在法官出現時,有請大家起立,這點雖然其實很正常,在電視上看到的也是開庭和退庭時都要起立,甚至還會敬禮,但我之前旁聽的時候,剛好都沒有遇到庭務員請大家起立的情況,通常是大家會自動起立,庭務員大多部分也只會提醒旁聽的人關掉手機。這次開庭的法官,和在臺灣高等法院旁聽遇到的法官一樣,感覺上都滿嚴肅的,之前在地方法院幾次旁聽的經驗,遇到的法官大部分其實都滿親切的,不知道這其中的差別是巧合,還是有什麼原因所造成的現象。
3. 其他旁聽心得(例如法庭設施、便民程序、與其他訴訟制度相關程序之比較等等)
這次旁聽是來到位在士林的臺北高等行政法院,以前沒有去旁聽過行政訴訟庭,所以對於行政法院的部分也不太清楚,我有上臺北高等行政法院的網站瀏覽,才知道原來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是在去年才搬遷到士林的,難怪以前我的高中就在那附近,卻從來不知道有一個法院在那裡。法院的位址其實有點隱僻,雖然距離捷運站不遠,步行五到十分鐘即可抵達,但是那附近剛好是多向道的交叉路口,而且也沒有明顯清楚的標示指引,加上法院前面又有一個台北歐洲學校,一般人不太容易發現或注意到有個法院在那裡。法院建築的外觀相當新穎、有設計感,和臺北地方法院、臺灣高等法院的風格相當不同,法院內部及法庭也相當舒適寬敞,當事人休息區也有很多位置,還有擺放報章雜誌及提供飲水機,各法庭外牆設有電子叫號顯示設備,各種便利措施都比地院和高院好。另外,當天下午法院只有開兩間法庭,而且剛好都是準備程序,不知道是不是行政法院的案件數量比較少,整個法院感覺人好少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