旁聽學生姓名: 05
旁聽法院名稱: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 法官姓名:
案件 資料 |
年度 |
字別 |
案號 |
法庭 |
股別 |
庭類 |
開庭 日期 |
預定開 庭時間 |
實際開庭 起迄時間 |
|
104 |
訴 |
411 |
二樓第七法庭 |
孝 |
言詞辯論 |
104/06/09 |
11:00 |
10:44~11:20 |
|
|
|
|
|
|
|
|
|
|
1. 出發前可參照各行政法院提供之「庭期查詢服務」挑選旁聽之庭
2. 針對行政訴訟程序進行之旁聽心得(例如開庭時間安排、獨任或合議庭、問案與答辯方式態度、爭點討論、訴訟進行流程等):
讓我印想比較深刻的一點是,這個行政法庭有別於之前聽過的民事庭,開庭的時間居然提前了,因為是跟同學一起約好去聽,所以我們也事先查了一下資訊,但是沒想到我們到了的時候卻已經開庭了,也因此最前面的部分沒有聽到,可能是因為當事人都在場又剛好時間提早,所以就先行開庭了吧。至於法官的問案態度,我們都覺得有點不公,因為當被告在發言的時候法官都是很有耐心的聽完,並且重述一次,但是沒想到在原告發言的時候,法官卻頻頻得打斷他說話,在臉上也明顯看得出不耐煩的神情,可能是之前開庭就對原告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才導致法官這樣的態度,但是這樣偏心的態度我個人覺得不是很專業,甚至對被告的權利也是一種侵害吧。
3. 針對法庭人員之旁聽心得(例如本件當事人、律師、法官、書記官、法警、通譯、庭務員等):
原告沒有律師,被告有律師加行政人員陪同,而法官的態度又明顯地對原告不利,總覺得內心有點不公,感覺國家權力機關對人民的壓迫正在眼前上演,雖然這只是我們片面的觀察,但是我覺得人民在面對國家機器時的力量還是非常渺小與無力的,法官的態度明顯有出入,但是我們又不能表示什麼,就算說出來,到最後還是法官可以依自由心證做判決,左右都是對自己不利,無奈感油然而生。不過庭務員替代役人道是蠻好的,親切地提醒我們手機要關機,也不會讓要旁聽得我們感到壓力或彆扭。
4. 其他旁聽心得(例如法庭設施、便民程序、與其他訴訟制度相關程序之比較等等):
在看過台北地院、高等民事、高等刑事等等的建築之後,才知道原來高等行政法院是多麼的新(還有浪費錢!!!)與漂亮,以往在民刑庭參觀的時候人潮總是川流不息(除了快要下班前燈都關掉暗暗的時候),有好多志工、民眾、法警、律師和檢察官到處奔走,實在熱鬧;然相較於高等行政法院,這麼新的建築物裡面卻只有小貓兩三隻,冷氣還超冷,根本超級浪費公帑。
參觀了這麼多次的法院,有時候就會突然意識到原來國家的錢都用(浪費)在這些地方啊,才了解到成千上萬的公務員原來都是這樣工作,原來冷氣不用錢、原來造紙不用砍樹,感覺有好多好多的資源都用在所謂「現代」的事務上,發展出法律制度固然有助於社會安定,但是這背後卻是一個龐大的支出項目,想想全台灣多少的公家機關,就有多少的公務員與種種設備,原來支撐起這一片民主的代價實在是不小。
留言列表